艺术品按揭暗藏权属风险需慎重

发表时间:2013-7-11  来源:临沂近现代名人书画博物馆

 时下什么都能按揭,房子、车子、手机……都相继步入按揭年代。就在不久前,原本“神秘”、“清高”的艺术品也赶上了这股“按揭”时髦。日前在上海文交所挂牌销售的绘画作品,就有多家银行找上门来,希望能参与到艺术品交易中,这都为那些手头资金不足的藏家收藏自己的“心头好”提供了更多可能。

  银行与拍卖公司合演的按揭业务,是拍卖行的炒作行为,还是艺术品按揭在中国时机成熟的表现?艺术品按揭中,银行如何考证艺术品的真实价值,如何防范其中的权属风险?这些都引起收藏界、金融界人士的关注。
  艺术品按揭曾夭折今又重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艺术品按揭曾经在几年前尝试登陆中国。2009年,渣打银行等外资银行尝试着为千万级别的古董提供不少于50%的贷款。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渣打银行这一业务没开展起来就夭折了。

  “银行抵押必须对资产进行估值,而对艺术品估值要求有法律承认的鉴定体系和身份证明资料作为保证,当时国内的艺术市场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广州如意画廊艺术总监巫海英向《民营经济报》记者表示。

  有金融界人士分析,由于鉴定、估值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银行一直对艺术品抵押贷款业务非常谨慎。此外当艺术品抵押贷款发生风险时,银行多是将抵押品通过拍卖实现快速变现。目前艺术市场低迷,银行机构要承受超过50%的流拍风险,所以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是趋势。

  艺术品按揭在中国第一次试水不成功一段时日后,上海文交所又开始悄然忙碌起来。前不久,意象画派主要创始人张尚明的30幅意象画作品,在上海文交所挂牌进行物权交易。为配合此次活动,意象画派艺术中心与建设银行(601939)共同推出按揭贷款艺术品金融投资模式,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

  入手

  最低首付5成作品带回家

  在上海文交所挂牌交易意象绘画的现场,出现了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601398)、中国民生银行(600016)、上海农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的身影。其中上海中元意象画院意象画派艺术中心与中国建设银行,当天就意象画派艺术品按揭贷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意象画派艺术中心介绍,艺术品按揭的具体做法是,买家通过个人信用审核后,首付6成即可将作品拿走,以后按月向银行支付贷款及利息。这个过程中,艺术中心以第三方担保机构身份出现,如果买家中途违约,将被其收回作品。

  无独有偶,前不久中博国际拍卖公司也挂出按揭的招牌,宣布进入艺术品按揭市场。其执行董事贾廷峰对外界宣传,此项按揭服务由中菲金融担保公司提供,并对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拍品提供按揭,预付50%,还贷期限为一年,按央行当日利率计算。

  与意象画派艺术中心推出的按揭方式不同,中博国际拍卖公司按揭所购拍品,在未还清贷款金额时,暂放拍卖公司保管。贾廷峰提醒,买家在抵押期间遇到二次交易时,比如买方为画廊,当藏家对该画廊购买的这件当代书画作品表示购买意愿,中博国际拍卖公司将无偿协助画廊为藏家提供拍卖记录、照片等资料,协助画廊完成二次交易。中博国际拍卖公司还透露,推出艺术品按揭业务后,至今已有一单成交记录。日前在当代书画专场现场,一位来自山东的张姓先生,以30万元的价格竞拍到何家英的《少女肖像》。在支付了50%的首付款15万元后,张先生与中博国际拍卖公司签订了按揭借款合同,由公司向委托方支付了剩余的50%款项,张先生拥有了这幅拍品的所有权。

  优势

  降低艺术品买入门槛

  “以按揭方式入手艺术品,显然能促进艺术品消费,大大降低藏家买入理想作品的门槛。”巫海英认为,目前众多艺术或拍卖机构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如何解决艺术品变现难,及保值增值问题。同时有收藏意向的民间藏家,则往往因资金问题,遇到中意的艺术品只好望洋兴叹。巫海英表示,有了这种新的艺术品理财模式,艺术机构可以从银行套得额度可观的流动资金,藏家也无需提供其它形式的抵押物。

  在贾廷峰看来,推出艺术品按揭业务,将主要针对当代书画收藏市场。因为当代书画收藏更趋向于大众化,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文化基础。因此书画按揭的服务,为更多的喜好艺术品收藏、但缺乏经济实力的普通工薪阶层进入该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虽然目前当代书画市场处于无序状态,但这一需求市场的前景值得期待。

  “那些手头资金不足的藏家,可通过办理银行按揭贷款买入画作。”据巫海英透露,“不过这一过程并不容易,它取决于你的信用记录,以及意象画派艺术中心作为第三方机构的担保合约。如果出现违约,你的艺术品会被担保机构收回。”

  趋势

  艺术品成为金融资产

  对于新出现的艺术品按揭业务,有专家认为,现在是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时期,也是艺术品投资的最佳时期,这项业务的市场潜力很大。时下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使艺术品越来越有资产化的倾向,连带衍生出很多金融产品。比如,有用艺术品做标的的产品,有以艺术品为基础的艺术风险基金等等,这些艺术金融产品的开发,艺术品的资产化、金融化,确实能为艺术品投资带来很多机会。在资产组合中,如果拿出15%~20%资金用于艺术品投资,还是比较理性的。

  巫海英表示,事实上从几年前,国内“蓝马克”艺术基金、民生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已开始试水艺术品相关的金融理财服务。到现在中菲金融担保公司、福建省民间艺术馆联手工商银行等机构推出的艺术品“按揭”业务,这些都已表明,艺术品已逐渐走向金融化。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与艺术专业机构共同配合,介入艺术品投资市场,可以有多种形式,除担保、典当、按揭、证券化外,还可以收藏优质艺术品,赞助大型艺术活动。”巫海英透露。

  此外,按揭业务也可解决时下艺术品套现的难题。有收藏界人士表示,如何解决艺术品变现困难,实现艺术品保值增值,一直困扰着艺术市场的各方机构和投资者。对此意象画派艺术中心以回购方式抵御市场风险,其回购协议设定了3年、5年等期限,作品可在期限内按约定比率回购。 

  艺术品“溢价回购”并非新鲜事儿,此前包括辰艺记文化艺术基金等产品都曾以回购吸引投资者。“艺术品投资增值回购是未来成熟市场的发展方向,同时回购成功与否也考验着机构的资金实力,及对艺术品价格涨跌的判断能力。”有金融专家提出。

  风险

  按揭艺术品权属存在不确定因素

  南方文交所综合部总监张超表示,从艺术品交易的角度看,按揭买画是一个很好的创新,以金融手段破解了民间藏家资金紧缺的瓶颈,“对买卖双方而言,既规避了金融风险,也降低了藏家入手高价值艺术品的门槛。”

  在上海艺术品按揭模式出台之前,国内艺术品交易曾盛行过艺术品抵押贷款、份额化交易等模式,市场的无序爆炒,滋生出如“金缕玉衣”骗贷、汉唐文交所诈局等一系列违法经营乱象,令金融界、藏家对艺术品理财噤若寒蝉。

  张超认为,经历过前车之鉴,国内艺术品市场原先的“证券化”交易模式已难以为继,转向“实物交易”则比较可行。按揭买画的流程与买房、买车一样,可操作性较强,但难点在于对艺术品的估值,“相信多数银行对此项业务都会比较谨慎,能否推广开来有待观望。”

  一位金融界人士直言,按揭买画“看上去很美”,但作为放贷方,是否有能力辨别作品的真伪,这个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只因专家一方的判断,万一出现“金缕玉衣”的骗局,由谁来担责?另外较之于艺术品抵押贷款,由于买家交了6成首付,等于降低了银行不少风险,但作品存伪、担保方倒闭等风险依然很大,敢于“尝鲜”的银行应该不会太多。

  提醒

  借贷购买有风险

  “收藏本身就是一种量力而行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借贷购买艺术品违反了这个根本原则。”中国拍卖协会会长王凤海对此表示担忧。按揭业务究竟是否能起到其自身所言的把艺术大众化的目的,仍然需要时间去考验。

  据了解,目前在欧洲,也有金融投资机构协助运作艺术品拍卖,但他们对艺术品的担保以及借贷业务要相对专业得多。在欧美,艺术品如要作为资产在银行担保、抵押和变现,银行开出的清单必须十分详尽,其中包括艺术品的彩色照片或反转片、保存情况的专家报告、艺术品的来源报告、展览资料、拍卖或画廊成交记录。

  业内专家介绍,国外的艺术品在进入流通领域之后就会被全程跟踪记录,从哪个画廊流出、价格多少、何时通过拍卖交易、买受人信息等,都可以通过完备的数据库查到,而且任何个人若要投资某项艺术品,都可通过此种途径查询到最全面的信息。专家同时指出,银行抵押必须对资产进行估值,而对艺术品估值要求有法律承认的鉴定体系和身份证明资料作为保证,目前国内的艺术市场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因此提醒投资者,面对按揭贷款诱惑,最好量力而行。
更多
网站点击统计:100059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