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笔直抵锋 率性寻古意

发表时间:2014-11-19  来源:临沂近现代名人书画博物馆

    在教育领域里的范式语言,我认为西方经济史家乃孚有句话也比较适合书法这一学科,他说:每一个遇见圣火的人,必须自己寻找点燃它的道路。一个教师只能在年轻人的身上看到理想的形成,在旁边鼓励他,跟他说他所走的路是正确的。我知道,庆中踏入书法领域是早经明师指授的,从他现在的书法作品以及他的书学经历看,基本上与乃孚所说相吻合。

    书法悠久历史的形成,从内在方面,也可说是由“不俗”作为支撑的。每一代书家的作品如以“相互权威”来界定,也可说都是由不俗而确立。书法不俗不必一定以笔法圆善为格准,如果说书法的最高境界是由笔法圆善作为坚实的基础,书法史上的相互权威现象大致说来就应该是以遮蔽最高权威而形成,这在现代而言,可能就更加明确一点。例如傅山、王铎、张旭、怀素都是草书大家,其间有无高下之别,已在我们各自选择,以及各有所长的认定中变得模糊不清了,即便在少数人的意识中依然存在,那也失去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而转化成了情绪化的内容。史学特征之所以多多出现不承担人文价值等差的分析与鉴别,也可能并不纯属个人的能力问题,从文化资源上说,实际也与这一现象逐渐变得强劲而有力有很大的关系。书法不俗也是进入到一种人文意义上的境界,他的形成需要书者走一段相当艰难的历程。庆中书法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显然是付出了敬谨坚毅的努力。虽然书法早已进入了科学昌明的时代,但是,它与池水尽墨式的工夫基本不发生联系,对真正的书家而言,它依然如故。庆中书法可为例证之一。

    书法不俗进入到人文境界,当然不会思考与笔法圆善拉开了相当的距离。其实,笔法圆善在书法实践史上只有接近的类型,所以,它实际也是一种理想类型。孙过庭把笔法圆善划入“难求”的领域,当然也不是他一个人的真切感受。不过,尽管在人们的意识上不愿意或根本就反对建立最高权威,但是,平心静气的比较也多少能估量出在不俗书法之间是存在高下之别的(正如与我们现在的书法评奖这种事实相类似),而最差的不俗的书法也绝不是到处都不合笔法。虽然,在这里不能说庆中是精于笔法的书家,但也没有任何理由说他的书法完全不合笔法。庆中书法进入到不俗的境界不是从方笔与圆笔的量差上鉴别,而是从点画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上鉴别,而在认同它们为书法之本的前提下,它能自然映带出每个字的结体。庆中书法结体错落纵横,似乎不能说是以减损点画本身的魅力为代价。

    这里所说的点画魅力是传统意义上的(例如粗不为重,细不嫌轻,或轻若蝉翼,重若崩云等),它是书法蕴含古意的最有力的资源,也就是上述出的书法不俗的见证。历史上许多大家以“齐于古人”为鹄的,现在是讲书法创新,虽然现在也讲继承,从思想上说,它与齐于古人显然有别。齐于古人不是机教式的保守(正如事实是如此),齐于古人的实践最具典范意义的标准就是有古意。庆中大部分作品其古意甚浓。例如他所写的陈淳条屏诗、四条屏抗日诗、毛泽东的独立寒秋,以及三山北高峰团扇等。无论如何,就当代青年书家而言,庆中书法颇具一种特别的文化意义。就我个人偏见,作品中古意蕴含紧密观照了真正的人文特征。这里所说的人文特征是,他的最有代表性的书法呈现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限制与制约的意味,这是我个人所认定并特别欣赏的一点。传统意义上的限制与制约不但是一个社会成功的标志,也是一个书家能否走向成功的标志。无论当代书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如何,我个人只是相信这一点,这当然不仅仅是由庆中书法的启示而得。

    庆中未来的书法发展不能预见,在这里只是希望他在将来的书法发展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孙丰义) 
更多
网站点击统计:100062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