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衍作品展区 |
|
王思衍(1866—1938)字仲蕃,号源亭、亦嚣子。山东省兰陵县兰陵镇人。诗人,书法家。20岁以诗名领沂州府“四才子”之首。1898年中进士。官至刑部主事。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他对慈禧太后放弃国都深为不满,未随“驾”西逃,愤归故乡。事后朝廷征召入京补写被侵略军捣毁的宫廷匾额,留任旧职。1910年因病归乡,“种瓜初劳土,秧菊待编篱”,田园生活20余年。1936年曾倡议修复已坍塌的惞河大桥,并和友人王天乙等到临沂卖字筹集修桥资金。他为人耿直,从不攀附权要。当时驻防临沂的第五旅旅长李森多次向他索取字画,都遭拒绝。1938年日军占领枣庄,因耻作亡国奴愤而自缢。王思衍书法博取米、王、颜、赵,篆刻宗秦玺汉印,皆博取众家之长,融会创新,自成一格。早期诗作多揭露社会矛盾,对人民疾苦寄以较深的同情。如在《金钱会》中揭露官场的纳贿买官称:“但有金钱会,无忧顶戴赊。”《新钱法》则深刻暴露了苛捐重税所加给人民的痛苦:“结底未足秋课到,嗷嗷床头无裤身。”后期诗词多伤时忧国之作。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之后写的《燕南路》就描述了“到处凭陵尽鬼狐,田家耒耜化鍪弧”的惨象和人民群众“糇粮自裹仍北向,国耻同仇振一呼”的报国热情。1979年,在山东省兰陵县发现了他的诗集《亦嚣诗存》下卷和《木石居印存》手稿。 |
人气指数:8765 |
|
|
|
[名称:] |
对联 |
[编号:] |
340 |
[规格:] |
144*39*2 |
[交流:] |
面议 |
|
|
|
|
|
|
|
(共有1幅作品 每页显示12幅作品 当前为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
|
|